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体验课程故事系列

——“青”你来做吃货

讲述者:沈塘桥园区小三班的孩子们、陈老师、张老师

惊蛰起,春和景明

漫山遍野欲滴的青翠

染绿了时节

采摘一捧香蒿

吃上一口青团

才算拥有过春天

课程源起

清明时节,为了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我们的中国传统节日,体验传统文化,借此契机,我们开展了一次清明节主题活动。从清明习俗入手,孩子们有很多疑问,如:清明要干什么?清明是什么……孩子们对于清明习俗还是一知半解,我们利用亲子调查表的形式加深孩子们的认知,从中发现,孩子们都是一群小吃货,对习俗中的青团格外感兴趣,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:什么是青团呀?青团是什么味道的?是不是和汤圆差不多?……由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究青团制作的课程。

关于清明 我想知道

关于清明 经验分享

问:为什么要过清明节?
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,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节日,也是亲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。

问:清明节要做什么?

清明节都会去扫墓,还可以去踏青。

问:清明节要吃什么?

吃青团、乌米饭……

从前期经验调查中,我们发现在平时生活中幼儿已品尝过青团,知道青团是绿色的,圆圆的,但是对于青团的制作过程是模糊不清的,因此我们从青团作为切入点,让孩子们在探究中体验亲自制作青团的经历。

Q1:青团是怎么做出来的呢?

萌萌:青团是用面粉做的。

程卓:不是的,青团是绿色的,面粉是白白的。

小野:用小草,小草是绿色的。

问题来了,那怎么样把白白的面粉变成绿绿的呢?

孩子们在菜场、户外寻找“绿色材料”的过程中发现有好多好多,青菜、茼蒿、树叶、艾草、马兰头……

但对比发现,只有艾草是具有独特的味道的,跟青团的香味差不多,最终决定用艾草制作。

看·艾草

豆豆:艾草有一面白色,一面是绿色的。

萌萌:艾草一根上面有好多的叶子,不是一片的。

欢喜:艾草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。

么么:艾草的叶子有细细的花纹。

闻·艾草

果果:不是,是好像冰淇淋的味道!

萌萌:艾草好像有点甜甜的味道。

豆豆:艾草的味道很好闻。

沐沐:艾草臭臭的。

摸·艾草

萌萌:白白的一面是滑滑的,绿绿的一面是不滑的。

Q2:怎么样把艾草加入到面粉中呢?

猜想一:直接在面粉里加艾草。

猜想二:加入捣碎的艾草汁。

实验一 实验二

两个实验的面团都没有变成绿色×

场外连线:程卓的外婆说:“把艾草煮一煮再试试。”

实验三

好像和买来的青团不太一样呀?是不是还少了点什么?

我们上网查了制作方法,原来把艾草煮熟的同时,还要加小苏打。

Q3:青团是什么馅儿的?

么么:青团有咸的和甜的呢!

萌萌:我喜欢吃甜的,像糖一样。

小野:我喜欢吃咸的,因为有肉松。

陈老师:那我们投票吧!

豆沙和蛋黄肉松选手胜出!

小小面点师 制作青团

我们还设计了属于自己的青团“商标”,贴在青团包装上,五颜六色的“商标”引起了大家的关注,使青团更加诱人了。

老师有话说

在陪伴孩子开展探究的过程中,我们观察孩子、解读孩子,和他们一起体验着:

1.在整个探究过程中,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,能尝试自主提出问题,并解答自己的疑问,通过“设疑——探究思考——绘画等方式表达——再追问——尝试探索”,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、不断收获成长。

2.在探索中,孩子们通过看、闻、摸、绘等方式对艾草进行剖析,调动了多感官、多方式的感知方式,更贴近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。

3.我们发现,在把探究重点聚焦到一个小小的青团之后,孩子们的探究学习可以“以小见大”,对生活一点一滴的观察也更加仔细,也适合他们去投入思考,真正实现“一草一木皆可成为研究、探索的对象”,或许这更适合小年龄的孩子吧。

4.在帮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,我们自己也收获了不少知识,比如,通过这次活动,我们知道了煮艾草时需要加小苏打等等,这样一起探究、一起学习、一起成长的过程,也是一种教学相长吧。

图文编辑:陈懿雯

审核:周慧、谢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