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的发展最终落脚于教师的培养。“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;师之蕴也不足,则其育长才也无望。”青年教师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,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。为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,大关中学教育集团启动了青年教师发展项目的研究与实践。

    2020月11月12日晚上,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举办青年教师论坛。与会领导有集团党委书记、总校长章继钢,常务副书记、副校长张永莲,副校长黄春红,教导处主任来燕利,教科室主任李雪玲,教导处副主任汪佩玉,教科室副主任何苹等老师,全校55位青年教师参加研讨。

五位青年教师代表方珍妮、叶呈佳、李智君、陈书悦、朱思媛作了发言报告,他们分别从各自教育教学实践以及课题研究中,谈了体会和感悟。方珍妮老师基于多声部的合唱歌曲在常态音乐课堂中“串调”现象,提出从建立和声感、提炼多声部歌曲中的音程或和弦简化练习,循序渐进的在常态课堂教学中将合唱教学有效的开展起来。

叶呈佳老师自入职以来一直担任初二的英语教学,她首先与我们分享了作为一个接班的课任老师的一些经验,从学习习惯,教学风格以及PPT和板书的使用等方面给了我们一些实用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建议。另外她也分享了基于两次磨课的一些反思,比如阅读课如何更深层次的对文本进行解读,听说课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口交流。

李智君老师向大家汇报了科学教学中的感悟和教学困惑。在实际科学教学中,他认为科学教学的有趣性、设计问题的指向性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,结合实际生活很实用,同时他也针对如何开展探究及转化后进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。

陈书悦老师以“悦纳比抵触好得多”为主题,分享了在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的故事。陈老师提到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,应多角度评价学生。特别是对班级中的后进生,更应该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,并及时肯定,让班级中的同学也一起看到他的美好,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班集体。在批评学生的时候,应该就问题论问题,就作业论作业。更要学会严慈相济,在学习上严格要求,生活中细心关怀,以“爱的退让”赢得孩子的心。

朱思媛老师向大家汇报工作中的一些收获和思考。她从观有疑之处、听有思之言、思有意之举三个方面分享在教学实际中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、掌握学习方法,从而提高语文素养。这些经验是教学研究的基石,朱思媛老师由此思考自己的研究方向,探寻教育教学的奥秘。

余中流老师就青年教师发展,提出深度研修,必须要有价值的问题,进而提炼出课题的建议。围绕理论契合点和实践成就感,强调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,注意资料价值的发现。

教科室主任李雪玲老师就课题研究为青年教师作了指导。李老师首先明晰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,教学中的困惑是“研”的方向,“研”的初衷是为教学服务,在教学中要善于思考,勤于反思,不断实践积累。接着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流程,重点分享了如何撰写小课题方案,同时从五位老师分享的教学感悟与困惑中提炼出研究的建议主题,为青年教师揭开了科研神秘的面纱,指明了研究的方向。

教科室副主任何老师则引导青年教师论文的选题应从教学实践、教学改进、中考试题的研究和教材版本的比较等这些方面去思考。与教学有关的事件时刻发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,面对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学设计、教学方法,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闪现出的思维火花,与同行交流争论时思维的碰撞,教学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学反思的总结等,都是论文写作的题材。

总校长章继钢先是点评并肯定了五位青年教师的发言,结合当前初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,提出学校青年教师要有发展规划,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,沿着路径去追寻目标,做有思想、有道德、有能力、有成就感的“四有”青年教师。“师德是从教之基,师能是立教之本,师艺是强教之魂。”学校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生的成长,也在于老师的发展。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可持续性发展,是学校教育质量地基本保证,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丰富的动力之源。

希望我们学校教师,特别是青年教师能够未雨绸缪,抓住新时代的教育风向标,不断学习,努力实践,积极反思,深入研究,不断加强自身发展,提升育人质量。

文字:余中流,施学纬

图片:何苹

审核:章继钢

编辑:蔡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