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,杭州市沈塘桥学前教育集团秉持“共研共学”的宗旨,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实际情况,实施“线上+线下”的双轨研修模式,以疫情主题下学案撰写与实践为重点,历经“宅家研学期”到“复工复学期”,从资料学习、案例分析、体验实践逐步深入,推助教师立足儿童视角,转变思维方式。
★云端促学习,经验共成长
1.互动研学,思维碰撞
基于在线学习沈颖洁老师的讲座《疫情过后,我们做什么》,初步感知理论链接、儿童经验识别和学习发展可能性后,沈幼审议组教师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,探索疫情背景下园本主题活动的“一张图”和“一条路”。以学案研修为重点,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学习和“线上研学”了解什么是学案?学案和教案的区别?思考如何呈现学案,帮助教师初步理解学案的内涵、价值和形式。
2.案例解析,反思优化
利用钉钉群平台,通过“线上研学”的方式,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次学案的案例解析、直播研训等活动,帮助教师理解学案撰写的思路和角度,理解设计者在学案撰写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,帮助教师解决内化理解与实践操作中的困惑和矛盾,让教师能够审视自身撰写的学案,反思调整自身的学案设计。在反复研讨、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,形成各年段多篇疫情背景下的学案设计。
教师通过“线上研学”进行学案研讨
★学案付实践,聚心共进步
1.实践学案,反思研修
在复学后以“年段共研”的形式开展学案实践和反思研讨。努力转换以往集体活动设计的思维方式,基于儿童视角,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点、能力点,预判实践中幼儿可能需要的支持,反思学案的设计和实践活动。
各班教师进行学案实践,同年龄段教师进行观摩
学案实践后,年龄段教师进行集体研讨与反思
2.梳理提炼,经验共享
通过沈幼核心研修组的交流研讨,挖掘学案实践中的共性问题,在实践案例中分析解读教师的设计思路和背后的儿童观,以此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,让教师在讨论中逐步明晰学案的价值和思考角度。
核心组教师分享、梳理和提炼学案实践经验
在这个特殊的防疫时期,我们能基于共同的话题交流和碰撞,对以往惯性的教育行为作出质疑和追问。在不断倾听、不断调整、不断总结的过程中,逐步汇聚小经验、小感悟、小观点,让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,更有能力支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。
撰写:俞灿萍
摄影:陆江梅
审核:王秋君